柳州大龙潭风景区导游词|柳州大龙潭导游词

广西导游词 2023-12-08 网络整理 晴天

【wenmi.jxxyjl.com--广西导游词】

  柳州是一座山水景观独特的历史文化名城。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到柳州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柳州大龙潭导游词,欢迎参考!

柳州大龙潭导游词1

  柳州大龙潭公园位于广西省柳州市,距市中心仅三公里,总规划面积约1084公顷,融喀斯特地貌、少数民族风情文化、亚热带岩溶植物景观于一体。代表性自然景观有“一湖”“二潭”“二十四峰”;代表性民族风情文化景观为“鼓楼”、“龙潭风雨桥”、“木楼民居”和“轻松山房”等建筑组成的侗寨等。

  大龙潭公园林木苍翠、群山环抱、自成屏障,卧虎山,美女峰、孔雀山等二十四峰形态各异,耸立于一湖 ( 镜湖 ) 二潭 ( 龙潭,雷潭 ) 周围。雷山绝壁下涌出一泓清泉在雷、龙二山之间汇成“龙潭”,古称“雷塘”。咫尺相隔的“雷潭”经地下河与之相潜通,清澈的潭水经“八龙喷雪坝”泻入镜沏后蜿蜒如游龙,穿园而过,注入园外莲花山下的溶洞,消失得无影无踪。

  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州刺史柳宗元曾为民祷雨于此,著有《雷塘祷雨文》传世,现建有”祷雨文碑亭”、“祭台”及”雷塘庙”等纪念性建筑。此外尚有明代兵部右侍郎,柳州八贤之一“张(羽中)钓鱼台”、明代名士罗之鼎书斋“侧山楼”等名胜古迹及龙山鲤鱼嘴岩厦贝丘古人类遗址。雷龙二山之外,园内诸峰均具胜名,或擅以形似,或长于传说:维妙维肖、神形毕至,形成卧虎山“龙潭虎跃”、牧童山“牧童横笛”,仰狮山“青狮戏珠”、美女峰“美女照镜”等绝妙佳景。

柳州大龙潭导游词2

  广西柳州大龙潭公园是国家AAAA级风景旅游区,其是柳州市最大的旅游公园。位于广西柳州市区南部,距市中心3千米。市内公交车可直达。是一个以喀斯特自然山水景观为主,突出南方少数民族风情文化,融亚热带岩溶植物科研、科普为一体的旅游区。1986年开发建设,当年向游人开放。

  占地5.44平方千米,四周群山环抱,自成屏障,属典型的岩溶地貌。园内卧虎山、美女峰、孔雀山等形态各异的二十四峰,簇拥着一条碧水飘然东去,清流冬暖夏凉,依地势分隔为三,雷潭、龙潭、镜湖,从绝之下涌出蜿蜒长达二千余米后注入园外的地下溶洞里,消失得无影无踪。植被繁茂,保存完好,共有植物152种、植物近700种,亚热带岩溶植物景观特色突出。

  园内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交相辉映,有 “贝丘遗址” 、“雷塘庙” 、“祭台” 、“雷塘祷雨文碑亭” 、“张翀钓台” 、“雷山摩崖石刻”等许多名胜古迹,奇山秀水里荟萃了壮、侗、苗、瑶、傣等少数民族建筑。侗族的“风雨桥”、“鼓楼”,瑶族的“望月楼”、“谷仓亭”,傣族的“红瓦竹屋”,苗族的“芦笙坪”具风采。侗乡深处的妙曼歌声,民族餐厅的民族菜肴、歌舞表演、服饰展演、风情服务,形成“大龙潭”特有的文化氛围。公园自1993年以来,每年都举办“大龙潭中秋夜大型综艺演出”和春节的文化活动暨“雷塘庙会”,此外还举办了“大龙潭生态健康游”、“东南亚国际旅游美食节” 、“春之郁金香旅游文化周” 等大型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主要景观有:双潭烟雨、龙潭虎跃、鲤鱼嘴贝丘遗址、雷塘庙、雷塘祷雨文碑亭、张翀钓台、雷山摩崖石刻、春花岛、美女照镜、龙潭风雨桥、侗乡深处、侗寨鼓楼、瑶寨、壮寨等30多个。

  广西柳州大龙潭公园雷潭里的水清澈见底。人们喜欢撒些鱼料引来鱼群,鱼群为了抢食争先恐后,往往形成很大的鱼群,此举留住了很多游客的脚步。广西柳州大龙潭公园山清水秀,是许多游客的首选。

柳州大龙潭导游词3

  大龙潭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重点公园、省级风景名胜区、柳州十大旅游名片,素有“山青、水秀、洞奇、石美、林茂、花香”之美誉。园内林木苍翠、四周群山环抱,佳境天成,24座山峰耸立于一湖二潭四谷地之间,潭水四季恒温,每逢隆冬烟雾缭绕,形成“龙潭烟雨”胜景。园内名胜古迹、遗址众多,民俗风情浓郁,壮、侗、苗、瑶等少数民族风情风貌与秀美的自然景色浑然一体。

  座落在龙潭公园内的侗乡深处、侗族风雨桥和鼓楼,是集侗家建筑群、传统文化和民族风情体验服务为一体的旅游风情点。走进侗乡深处,热情淳朴的侗家姑娘和小伙会给你端上三道侗族油茶。侗族打油茶始于唐代,有“侗不离茶”之说。侗族油茶久负盛名,油茶分为“苦、咸、甜”三道,寓意先苦后甜,苦尽甘来。

  油茶不仅口感酥脆解渴,还能治疗感冒,起到提神醒脑的作用。除了“打油茶”,还有如“天籁之音”的侗族大歌,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内。它以无指挥、无伴奏、多声部的原生态演唱形式,靠着人声模拟大自然的高山流水、鸟叫虫鸣之声,通过歌唱自然、劳动、爱情及人间友谊,表达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本文来源:https://wenmi.jxxyjl.com/guangxidaoyouci/172829.html

  • 龙脊梯田导游词解说_龙脊梯田导游词

    龙脊梯田是桂林地区龙胜各族自治县和平乡龙脊村以及平安村梯田的统称,位于广西龙胜县东南部和平乡境内,距龙胜县城27公里,距桂林市80公里,早已名闻遐迩。龙脊梯田之所以出名,就在于它的恢宏磅礴的气势。南国山区处处有梯田,可是象龙脊梯田这样大规模的集中实在是罕见。龙脊梯田集壮丽与秀美于一体,有“世界梯...

    发布于:2023-12-19

    详细阅读
  • 桂林的榕湖和杉湖介绍_广西榕湖、杉湖导游词

    榕湖、杉湖原为唐宋时桂州城南护城河, 现在湖畔树木婆娑, 湖中澄湖碧水, 象碧玉镶嵌在市区中心, 游人到此不仅能饱览湖光山色, 而且可以寻胜访古。  湖心亭 在榕湖的湖心岛上, 原建于40年代, 1979年两次重建, 现为一组设计新颖的仿古临水亭廊, 由大小两亭及连廊组成。大亭8角、重檐、凌驾水...

    发布于:2023-12-19

    详细阅读
  • [北海珍珠城]珍珠城导游词

    白龙珍珠城遗址是一座古老的城池,位于到城东南36公里营盘镇白龙村。珍珠城又名白龙城,传说古时有一条白龙飞到这里上空,落地不见踪影,人们认为白龙降临乃吉祥之地,便从那里建城,称为白龙城。该城濒临大海,离海不远有珍珠母海多处,尤以白龙杨梅池最大。此地历代盛产珍珠,质优色丽,以“南珠”之称闻名于世。流...

    发布于:2023-12-19

    详细阅读
  • [阳朔导游词资料500字]阳朔导游词

    以风景秀丽著称的阳朔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桂林市区南面,属桂林市管辖。建县始于隋开皇十年(公元590年),距今已1400余年。全县总面积1428平方公里,有耕地2万公顷,全县总人口30万人,辖6镇3乡,有汉、壮、瑶、回等11个民族。  阳朔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区,热量丰富,日照充足,雨量充...

    发布于:2023-12-19

    详细阅读
  • 桂林山水导游词_桂林山水导游词

    Hello!亲爱的旅客朋友们,我是你们这次游览的导游。我叫Lily!今天,我来带领大家游览迷人的桂林山水。  来,请大家一个一个地、慢慢地上船。哎,小心!好了,咱们一边欣赏山两边秀丽的风景,一边来听我讲解吧!  从桂林到阳朔,160里漓江水路,满眼画山绣水,这是大自然的千古杰作。漓江的碧绿碧绿的...

    发布于:2023-12-19

    详细阅读
  • 广西独秀峰导游词一千字_广西独秀峰导游词

    独秀峰位于市中心以靖江王城内, 孤峰突起, 陡峭高峻, 气势雄伟, 素有“南天一柱”之称。山东麓有南朝刘宋时文学家颜延元读书岩, 为桂林最古老的名人胜迹。颜曾写下“未若独秀者, 峨峨郛吧间”的佳句, 独秀峰因此得名。假当晨曦辉映或晚霞夕照, 孤峰似披紫袍金衣, 故又名紫舍山。  太平岩 在独秀峰...

    发布于:2023-12-19

    详细阅读
  • [酉阳世外桃源导游词]最新的广西世外桃源导游词范文

    世外桃源,位于桂林市阳朔县白沙镇桂阳公路,为国家4A级景区。主要由荷花池、燕子湖、燕子洞、侗乡风情和原始部落组成。在世外桃源还可以观赏侗族、壮族、苗族的建筑和生活习性,了解当地民族的风土人情,在世外桃源,追溯陶渊明的意境,验证桂林山水的浓缩。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最新的广西世外桃源导游词范文,欢迎...

    发布于:2023-12-19

    详细阅读
  • 百色市导游词|百色市导游词

    百色,是由壮语中的原始村落博涩寨的称名而来的,意思是洗衣服的好地方。百色还被称之为鹅城。清朝在分田州土州设立厅制之后,在雍正七年,也就是公元 1729年设置百色厅,这是百色这个名字第一次出现在世人面前。从1730年建城至今,已有270年的历史。百色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最大的市,西部与云南...

    发布于:2023-12-19

    详细阅读
  • 桂林芦笛岩导游词400字|桂林芦笛岩导游词

    芦笛岩 位于桂林市西北郊,距市中心5公里,是一个以游览岩洞为主、观赏山水田园风光为辅的风景名胜区。芦笛岩洞深240米,游程500米。洞内有大量奇麓多姿、玲珑剔透的石笋、石乳、石柱、石幔、石花,琳琅满目,组成了狮岭朝霞、红罗宝帐、盘龙宝塔、原始森林、水晶宫、花果山等景观,令游客目不暇接,如同仙境,...

    发布于:2023-12-19

    详细阅读
  • 桂林导游词_桂林导游词

    桂林市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位于北纬24°15′-26°23′、东经109°36′-111°29′之间,扼湘桂走廊南端。总面积2 7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84 73万人,其中城区面积565平方公里,人口66 83万人。境内聚居壮、瑶、苗、侗、回等36个少数民族,人口72万余人。属亚热带季风气...

    发布于:2023-12-18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文秘写作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