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概况导游词1000]洛阳概况导游词

河南导游词 2023-06-02 网络整理 晴天

【wenmi.jxxyjl.com--河南导游词】

  洛阳位于河南西部、黄河中游,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洛阳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洛阳概况导游词,欢迎参考!

  篇一:洛阳概况导游词

  洛阳市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中游南岸。古时称水之北为阳,洛阳地处洛水之北,故称洛阳。洛阳处于北温带,属大陆性气候,春季干旱,夏热多雨,秋季温和,冬季寒冷。年均气温14.86℃,年均降水量578.2毫米。 洛阳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驰名中外的历史文化名城,居“天下之中”,素有“九州腹地”之称。北临嵯峨逶迤的邙岭,南对亘古耸黛的嵩山。

  洛阳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重点旅游城市。城市的兴起距今有4千多年的历史,从公元前21世纪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建立起,先后有13个朝代在此建都。因这里曾墨客骚人云集,故有“诗都”之称,牡丹香气四溢,又有“花都”的美誉。

  洛阳市区面积544平方公里,人口100万,市场容量和发展潜力巨大。是以农业机械、矿山机械制造为主的工业城市。手工艺制品有唐三彩、宫灯、仿青铜制品。 景观:龙门石窟、白马寺、关林、古墓博物馆、千唐志斋、白云山、老君山、鸡冠洞、玄奘故里。

  篇二:洛阳概况导游词

  洛阳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早、朝代最多、 时间最长,跨度最大的城市。也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感动世界的中国品牌城市”。洛阳旅游景点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其中龙门石窟是中国三大石窟之一,白马寺是中国第一座官办佛教寺院,洛阳古墓博物馆是世界上最大的古墓群,此外还有二程墓、白园、关林等一大批历史遗迹。 洛阳,因为地处洛水之阳而得名,是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自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起,历史上先后有13个朝代在此建都,时间长达1500多年。自古以来,这里墨客骚人云集,因此有“诗都”之称,牡丹香气四溢,又有“花都”的美誉。洛阳位处亚欧大陆桥东段,横跨黄河中游两岸,“居天下之中”,素有“九州腹地”之称。是“华夏第一王都”,是八大古都和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 “丝绸之路”起点之一,是中国历史上唯一被命名为“神都”的城市。

  洛阳位于豫西山区,东临嵩岳,西依秦岭,南望伏牛,北靠太行,地形、地貌复杂多变,孕育了名山大川、河湖瀑布、溶洞温泉、原始森林等风景名胜。 北25公里有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及举世瞩目的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270平方里浩淼水面与崇山峻岭融为一体,构成一幅北方千岛湖的壮观画面。东80公理有中岳嵩山及少林寺名胜, 青山叠翠,峰峦耸峙,寺庙巍巍,武校林立。南部和西部50到160公里范围内,分布有国家森林公园白云山、龙峪湾、花果山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伏牛山,有栾川老君山、洛宁神灵寨、嵩县天池山、新安青要山等8个省级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还有“北国第一溶洞”鸡冠洞、“北国水乡重度沟和陆浑水库旅游度假区等景点。

  洛阳是个古老的城市。当你走进老城,你一定会深深地迷恋上她那质朴的气息。她就像是一本沉甸甸的书,在等待着你去细细品味;她更像是一位饱经沧桑的老者,在等待着与你倾心交流。老城里最不缺的就是一座座瓦片屋顶的小楼,木刻的屋檐、窗棂,还有那古色古香的街道,仿佛都在向你讲述着洛阳曾经的辉煌。 四月的洛阳城牡丹怒放,城内变成了“国色天香”的海洋。细嗅芬芳,置身花海,动人的牡丹娇艳欲滴,让人忍不住心生怜爱,醉入其中。龙门石窟的鬼斧神工,让你不得不赞叹古人技艺的出神入化,震撼人心。历经岁月更迭的白马寺,依然在古城中静默如初,散发着她的光芒。在老街闲庭信步,细细品味她的内涵与风韵,让历史诉说,让时间停驻。

  洛阳春季干旱大风多,夏季炎热多雨且集中,秋季晴和日照长。4月气候温暖,可以欣赏无数牡丹争芳斗艳的奇丽景象。特别是每年4月1日至5月10日的“牡丹花会”时,更是人头攒动,满城皆花。4月底-5月中,有“樱桃节”。洛阳独树樱桃,个大肉厚、味纯甘美,汉、魏、晋、唐、宋,一直是朝廷贡品和宗庙祭祀的佳果。到“十里樱桃沟”去,品美果,赏美景,至则忘返。

  篇三:洛阳概况导游词

  “茶叶之都”国际友好城市联盟洛阳市位于河南省西部,地处东经111°8’~112.59’,北纬33°35' ~35°05'之间,位处亚欧大陆桥东段,横跨黄河中游南北两岸,“居天下之中”,素有“九州之腹地”之称。洛阳辖6个区、1个县级市、8个县、:涧西区、西工区、老城区、瀍河回族区、洛龙区、伊滨区、吉利区、偃师市、孟津县、新安县、洛宁县、宜阳县、伊川县、嵩县、栾川县、汝阳县。洛阳下辖经济功能区:伊滨区、洛阳新区(正厅级)、洛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独立享有管辖权)、国家洛阳经济技术开发区。

  【历史沿革】

  洛阳,华夏文明发源地之一,中国四大古都之一,世界文化名城,国务院首批历史文化名城,隋唐大运河中心城市,是中国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较多的千年帝都。洛阳是河南省第二大城市,华中区域性中心城市,中原经济区副中心城市,黄河沿岸中心城市,中国最佳休闲城市,是一座无愧于国色天香之美誉的牡丹花都。洛阳也是中国的老工业基地之一。

  洛阳有着数千年文明史、建城史和建都史,中国古代伏羲、女娲、黄帝、唐尧、虞舜、夏禹等神话,多传于此。从夏朝开始先后有十三个王朝在此定都,有105位帝王在洛阳指点江山。洛阳是我国历史上唯一被命名为“神都”(神州大地之首都)的城市。是我国建都时间最早,时间最长的城市之一。

  洛阳历史曾用名或别名,斟鄩、西毫、洛邑、洛师、成周、王城、雒阳、中京、伊洛、河洛、河南、洛州、三川。

  洛阳,立河洛之间,居天下之中,既禀中原大地敦厚磅礴之气,也具南国水乡妩媚风流之质。开天辟地之后,三皇五帝以来,洛阳以其天地造化之大美,成为天人共羡之神都。洛阳代表最早的中国,也是最本色的中国、最渊深的中国。

  洛阳城,北据邙山,南望伊阙,洛水贯其中,东据虎牢关,西控函谷关,四周群山环绕、雄关林立,因而有“八关都邑”、“山河拱戴,形势甲于天下”之称;而且雄踞“天下之中”,“东压江淮,西挟关陇,北通幽燕,南系荆襄”,人称“八方辐辏”、“九州腹地”、“十省通衢”。所以历朝历代均为诸侯群雄逐鹿中原的皇者必争之地,成为历史上最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流域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中国古代伏羲、女娲、黄帝、尧、舜、禹等大仙居住于此。同时,洛阳也是中国300多年文明的帝都王城,华夏,中华,中土,中原,中州等称谓均源自于古老的洛阳城和河洛文明。1960年在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的上层发现一处规模宏大的宫殿基址。

  洛阳共经历十三个建都朝代,累计建都史达千余年。洛阳在历史上曾长期作为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存在,东汉光武中兴、明章之治、西晋太康之治、北魏孝文改制、武周遗风在这里上演,历代帝王贵胄、文人骚客等均对洛阳的都城地位有着极高评价。周公曰“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焉”;汉高祖曰“吾行天下多矣,唯见洛阳”;班固曰“光汉京于诸夏,总八方而为之极”;北魏孝文帝曰“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唐太宗曰“崤函称地险,襟带壮两京”;唐玄宗曰“三秦九洛,咸曰帝京”;韦应物说“雄都定鼎地,势据万国尊”;宋太祖曰“吾欲迁洛,以据山河之险而去冗兵,循周汉故事以安天下也”;司马光曰“欲知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洛阳是中华文化的读本和华夏文化从萌芽、成长走向繁荣、壮大的中心和象征。据考证,中国佛教首传于洛阳白马寺。以洛阳学子读书音确定的中原雅音是古代河南的标准话。洛阳是中华姓氏主根、闽南、客家之根。中华民族最早的历史文献“河图洛书”出自洛阳。被奉为“人文之祖”的伏羲氏,根据河图和洛书画成了八卦和九畴。从此,汤、武定九鼎于河洛,周公“制礼作乐”,老子著述文章,孔子入周问礼,洛阳历代科学泰斗、学术流派、鸿生巨儒、翰墨精英,更是照耀史册,灿若繁星。中国传统文化儒、佛、道的产生和发展与洛阳密切相关,中国四大发明与洛阳息息相联。伏羲,作为人文始祖,发现了“河图”与“洛书”,发明了“八卦”,成为中华民族的瑰宝,老子著有《道德经》,苏秦佩六国相印,纵横游说于六国之间,才子贾谊博怀济世文章,班超出使西域,班固修《汉书》,许慎著《说文解字》,司马光编修《资治通鉴》,张衡发明浑天仪、地动仪,蔡伦发明造纸术,虞初的《周说》,陈寿的《三国志》,欧阳修的《新唐书》、《新五代史》等,无一不是在洛阳这块沃土上完成的。程颐、程颢兄弟开创宋代理学,著名的“建安七子”、“竹林七贤”,“金谷二十四友”等云集此地,谱写华彩篇章,左思一篇《三都赋》,曾使“洛阳纸贵”,“洛阳才子”,“汉魏文章半洛阳”。张衡发明地动仪,蔡伦造纸,马钧发明翻车……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文化和河洛文明,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和源头,构成了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1920xx年,民国建立,废河南府,设河洛道,道尹公署驻洛阳,辖洛阳、偃师等19县。

  1920xx年,河南省长公署迁于洛阳,洛阳成为河南省会。

  1932年,日军进攻上海,国民党政府定洛阳为行都,并一度迁洛办公。

  1938年6月,华北大部分地区沦陷,洛阳成为北方抗日前哨,国民政府第一战区长官司令部驻洛阳。

  1939年秋,河南省政府再次迁洛,洛阳第二次成为河南省会。

  1948年,洛阳解放,析洛阳县城区置市。洛阳市人民民主政府成立。

  1949年12月,洛阳市人民民主政府改称洛阳市人民政府。

  1954年,洛阳市升格为河南省直辖市。

  1955年,洛阳县撤销,一部分并入洛阳市,其余部分划入偃师、孟津等县。

  1956年,建成洛阳市老城区、西工区和郊区,次年成立瀍河区。

  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新成立吉利区。

  1983年,新安、孟津、偃师改隶洛阳市,洛阳所辖登封市划归郑州市管辖。

  1986年,洛阳地区撤销,洛宁、宜阳、嵩县、栾川、汝阳、伊川改属洛阳市。

  1993年,偃师县改为偃师市。

  20xx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洛阳郊区更名为洛龙区。

  洛阳附近的各县中,跟洛阳历史联系最密切的是偃师、孟津、巩义、登封。其中偃师、孟津从周朝以来三千年如一日,从未改变。其次是巩义,从周朝一直到新中国,也有三千多年。再次是登封,从三国时期到新中国,有1700多年。

  【东洛阳西罗马】

  洛阳是和罗马并称的世界两大古都,有着东洛阳西罗马之说。罗马帝国时期正是我国的东汉时期,东汉首都洛阳。当时洛阳和罗马同是世界上最强大国家的两个首都。东汉皇帝派大臣班超出使西域,打通了荒废已久的丝绸之路,首次将丝绸之路延伸打通到了欧洲延伸到了罗马。而罗马亦派使臣顺着丝绸之路历史上首次来到了中国,并在东汉京师洛阳觐见了大汉皇帝。洛阳因此成为了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这也是我国历史上首次和罗马交往,所以一直有“东洛阳西罗马”的说法。

  20xx年世界邮展在洛阳举行。期间,大遗址保护洛阳高峰论坛开幕,与此同时,秦汉—罗马文明展也在洛阳拉开帷幕,无数的罗马稀世珍宝不远万里运到洛阳,在为期几天的展览中,让参观者大饱眼福,叹为观止,再一次将昔日世界的两大都市连结起来,续写了西罗马东洛阳的辉煌篇章!

  【丝绸之路起点】

  东汉时,汉明帝派遣使臣班超出使西域,打通了荒废已久的丝绸之路,且首次将丝绸之路延伸打通到了欧洲,到了当时的罗马帝国。这是现在完整的丝绸之路的路线,即从东汉时洛阳出发,最西端到达当时的欧洲罗马帝国。罗马帝国也首次派遣使臣顺着班超打通的丝绸之路来到东汉,在京师洛阳觐见了大汉皇帝。这是历史上罗马和中国的首次交往。加上罗马帝国的时期和我国的东汉时期刚好在时间上的吻合:东汉(25—220)与西罗马帝国(前30—476),所以一直以来都有东洛阳西罗马之说,这是历史上分别代表东西方的两大帝国首都。而丝绸之路首次将罗马帝国和中国连结在了一起。  东汉之后,魏晋及隋唐时期,洛阳都是东西方丝绸之路贸易的起点,这个跨度之大,时间之久,意义之大,无与伦比!  国学大师、已逝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先生说:“我不止一次的说,丝绸之路应以洛阳为起点。这是个不刊之论。”

  【对日本重大影响】

  京都是仿照唐朝时的东西两京洛阳和长安而建,分为左右两大片区,一片叫做长安,一片叫做洛阳,后来由于长安片区一蹶不振,而洛阳片区繁荣似锦,所以后来整个京都都叫洛阳。现在京都有几大区,分别为:洛中、洛东、洛北、洛西等。学校、医院、会社、企业等机构都多以洛阳为前缀。古时候去京都,都叫做上洛或进洛等。这是我国古都对日本产生影响的体现和结果,也是我国对外国城市命名产生的重大影响!

  【牡丹花】

  洛阳牡丹始于隋,盛于唐,甲天下于宋。 “天下名园重洛阳”,“洛阳牡丹甲天下”,“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牡丹是我国传统名花,花蕾硕大,色泽艳丽,国色天香,自古就有富贵吉祥、繁荣昌盛的寓意,代表着中华民族泱泱大国之风范,。

  牡丹从隋代落户洛阳西苑后,地脉适宜,开得缤纷美丽、艳冠天下。

  唐代洛阳是陪都,武则天当皇帝时就在洛阳登基,并在洛阳主持政务。“自唐武则天后,洛阳牡丹始盛。” (宋·欧阳修《洛阳牡丹记》)。从武则天时期到开元年间(公元690年至公元741年),还有唐贞元、元和年间(公元785年至公元820xx年),是中国牡丹史上一个黄金时代,奠定了中国牡丹发展和牡丹文化兴盛的坚实基础。

  洛阳市气候概况

  洛阳地理条件优越。它位于暖温带南缘向北亚热带过渡地带,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约15℃,极端最高气温40.4℃,极端最低气温-20.2℃。降雨量约630毫米,其中南部山区能达到1200毫米以上。东邻郑州,西接三门峡, 北跨黄河与焦作接壤,南与平顶山、南阳相连。东西长约179公里,南北宽约168公里。洛阳地势西高东低。境内山川丘陵交错,地形错综复杂,其中山区45.51%,丘陵40.73%,平原占13.8%,周围有郁山、邙山、青要山、荆紫山、周山、樱山、龙门山、香山、万安山、首阳山、黛眉山、嵩山等十多座山脉;境内河渠密布,分属黄河、淮河、长江三大水系,黄河、洛河、伊河、清河、磁河、铁滦河、涧河、瀍河等10余条河流蜿蜒其间,有“四面环山六水并流、八关都邑、十省通衢”之称。由于洛阳地处中原,山川纵横,西依秦岭,出函谷是关中秦川;东临嵩岳;北靠太行且有黄河之险;南望伏牛,有宛叶之饶,所以“河山拱戴,形势甲于天下”。

本文来源:https://wenmi.jxxyjl.com/henandaoyouci/155472.html

  • [河南双龙湾旅游景点]最新的河南双龙湾导游词范文

    双龙湾景区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卢氏县双龙湾镇,因屹立着大龙头、小龙头两座奇峰而得名。 双龙湾景区最显著的优势是既具有灵山秀水的自然景观,还具有底蕴丰厚的历史文化,自然景观与历史文件融为一全,相映成辉,使其成为风格别致、内涵丰富、特色独具的高品位旅游胜地。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最新的河南双龙湾导游词范...

    发布于:2023-06-15

    详细阅读
  • 云台山导游词5分钟|河南云台山导游词3篇

    河南云台山位于焦作市修武县以北的12公里处,因山间常年云雾缭绕,故得名云台山,下面是带来的河南云台山导游词,希望大家喜欢。  篇一:河南云台山导游词  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河南旅游,远道而来,一路辛苦了,我是你们的导游小张,大家也可以叫我张导,一位性格稳重的老大哥将为大家的安全出行保驾护航...

    发布于:2023-06-14

    详细阅读
  • 神农山风景名胜区导游词_河南神农山导游词五篇

    神农山风景名胜区,是世界地质公园、世界自然基金组。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河南神农山导游词五篇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河南神农山导游词五篇(一)  观光游览车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马上就要开始今天的登山旅程了,为了减轻您的登山强度,景区为您准备了环保型电动观光游览车,您可以选择乘坐游览车直达神农步道。...

    发布于:2023-06-14

    详细阅读
  • 龙门石窟导游词讲解5分钟|关于河南龙门石窟导游词5篇

    龙门石窟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现为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伊河两岸的龙门山与香山上。龙门石窟与莫高窟、云冈石窟、麦积山石窟并称中国四大石窟。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造达...

    发布于:2023-06-14

    详细阅读
  • 白马寺导游词讲解_关于河南白马寺导游词5篇

    白马寺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老城以东12公里,洛龙区白马寺镇内。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中国第一古刹,世界著名伽蓝,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官办寺院,有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之称,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现存的遗址古迹为元、明、...

    发布于:2023-06-14

    详细阅读
  • [老君山的导游词]河南老君山导游词五篇

    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河南老君山导游词五篇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河南老君山导游词五篇(一)  朋友们,现在我们已经到达世界地质公园的核心景区——老君山...

    发布于:2023-06-14

    详细阅读
  • [关于龙门石窟的导游词350字]关于龙门石窟的导游词

    龙门石窟与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麦积山石窟并称中国四大石窟。作为导游,要真备好导游词,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龙门石窟的导游词,希望对你有帮助哦  关于龙门石窟的导游词1  各位远到而来的朋友,大家好:  现在由我来带领大家游览龙门石窟。龙门石窟是我国三大石窟之一,位于洛阳城南12公里。龙门石窟南北...

    发布于:2023-06-14

    详细阅读
  • 【洛阳龙门石窟景区导游词范文】龙门石窟导游词的经典范文

    龙门石窟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洛阳市南郊伊河两岸的龙门山与香山上。有机会来洛阳,一定要看看龙门石窟,龙门石窟导游词的经典范文  龙门石窟导游词的经典范文1  大家好!我是讲解员,今天由我来陪伴大家参观游览。孔夫子说,有朋自远方来...

    发布于:2023-06-14

    详细阅读
  • 洛阳市简介导游词_洛阳市导游词

    洛阳古称雒阳、豫州,位于河南西部、黄河中游,因地处洛河之阳而得名,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中部地区重要的工业城市。 下面是带来的洛阳市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篇一:洛阳市导游词  “花王”依旧盛开着,鲜红的花瓣层层叠叠地,足有七八层,被苍绿的叶子映着,好...

    发布于:2023-06-14

    详细阅读
  • 河南安阳羑里城观后感_安阳羑里城导游词

    安阳羑里城坐落于汤阴县城北四公里处,距安阳市约十公里,北面一公里是羑河,南面两公里是汤水。下面是带来的安阳羑里城导游词,欢迎查看。  安阳羑里城导游词一: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羑里城,我是你们的导游**。  羑里城是《周易》发源地位于汤阴县城北八华里羑、汤两河之间的空旷原野上,为...

    发布于:2023-06-14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文秘写作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